close

不砍大木頭 照樣有奔頭——內蒙古大興安嶺迎新年說新事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1日電 題:不砍大木頭 照樣有奔頭——內蒙古大興安嶺迎新年說新事

新華社記者柴海亮、王靖

野外作業工人住“房車”,森林管護啟用電子眼,第一筆碳匯成功交易……歲末年尾,記者走進我國最大國有林區——內蒙古大興安嶺,與林業職工迎新年說新事,歡聲笑語中透露出全面停伐的國有重點林區“不砍大木頭,照樣有奔頭”。

小小“房車”:溫暖如傢

數九寒天,大興安嶺深處雪原茫茫,氣溫低至零下40攝氏度左右,身上的防寒服凍得硬邦邦,呼氣在帽簷、圍脖上積成瞭冰霜。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綽源林業局的崔輝、李興嶺等12名森林撫育工結束瞭一上午的野外作業,朝著山下冒著炊煙的“房車”走去,他們已經在這裡住瞭快兩個月瞭。

這個今冬剛投入使用的“房車”,是工人們自行設計和焊制的,車內面積約30平方米,兩側各設3組上菜梯廠商下鋪,廚房和宿舍隔離,有燈有暖氣,由一輛中型拖拉機拉著走,工人們稱之為“新傢”。拉門進車,熱氣撲面,眼鏡片瞬時起瞭白霧,陽光透過車窗照亮瞭窗邊的一小盆綠植。一道門仿佛跨越瞭一冬一夏兩世界。

“在山上作業,‘住’是最大的民生。”55歲的崔輝一邊在暖氣上烤鞋,一邊說,過去,冬天野外作業,活幹到哪,帳篷就紮到哪,一群人擠在一個大通鋪上,誰也不能嫌誰臭,夜裡常常凍醒,冷得不敢脫衣服,而且做飯、睡覺不隔離,夥夫起得早,丁零當啷吵得你睡不成。“我們自己設計的這個房車,就要做得像傢一樣,現在這個車正在全林業局推廣呢。”

巡山、修枝、清理枯樹朽木……盡管幹的還是過去的活,但李興嶺覺得,日子過得不一樣瞭。“告別小工棚,住進大房車,隻是其中的一個小幸福,近幾年來,我們每年的工資平均增長10%以上,這才是大幸福。”李興嶺說,2014年他的收入隻有兩三萬元,而2017年則達到瞭5萬多元。

森林電子眼:火眼金睛護林海

在內蒙古大興安嶺,綽源林業局剛啟用不久的森林電子眼工程,受到瞭廣大職工的關註。記者瞭解到,管護面積達31萬公頃的綽源林業局,在16處山頂瞭望塔上安裝瞭視頻遠程監控系統,從制高點上實時監控林區的狀況。林業職工把這個圓形大攝像頭稱為“森林眼”。

“這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首創。”綽源林業局防火辦主任張峻濤介紹說,“森林眼”每隔30分鐘變換一次角度,能拍到近景、中景和遠景,16個“森林眼”同時工作時,每一個片區都能被覆蓋,火情、盜獵、亂砍濫伐等行為幾乎都能盡收眼底,發現情況,它會第一時間通過微波向指揮室報警,並傳送事發地點的地理信息。

“森林眼”調度指揮室工作人員朱紅濤告訴記者,此前,林區的瞭望巡視全靠人工,需要瞭望員每隔一個小時爬上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高的瞭望塔用望遠鏡察看,再用對講機逐級匯報情況,非常辛苦,又不安全。“森林眼”的使用,不僅大大減少瞭人工,而且提高瞭精準度和工作效率。前不久,“森林眼”就觀測到一處煙霧並報警,工作人員讀取位置後立即采取措施,制止瞭一起林下違規燒秸稈的行為。

記者瞭解到,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眼”工程將逐步推廣,無人機巡護等方式也正在投入使用。隨著科技支撐力越來越強,林業現代化將步入“快車道”,這道生態安全屏障將越築越牢。

碳匯交易:綠水青山台中菜梯維修“變現”金山銀山

2017年12月末,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綽爾林業局與浙江華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瞭一筆金額為40萬元的林業碳匯項目交易。這是內蒙古大興安嶺第一筆林業碳匯交易,標志著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效益轉為經濟效益邁出重要步伐。

聽到這一好消息,林業職工們群情振奮,備受鼓舞。在綽爾林業局一支溝林場,職工李旭升拿著手機給記者看,“你看你看,我的朋友圈盡是這條消息。”

他的妻子臧修梅接過話說:“我在上海讀大學的女兒,都打電話回來問,這是真的嗎?我周圍所有的人聽說這事都可高興瞭。”

“此次碳匯交易,標志著內蒙古大興安嶺的生態效益正在轉換為經濟效益,綠水青山正在變成金山銀山。”綽爾林業局資源管理處黨支部書記於世平說,“未來,通過碳匯林營造等方式,大興安嶺碳匯交易潛力巨大。”

自2015年內蒙古大興安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國有林區改革提上議事日程,林區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一直以菜梯維修來為每一個林業人所關心。

“第一筆碳匯交易的完成,可以說是林區改革的一次成功實踐,給大傢吃瞭一顆定心丸。”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副書記趙寶軍說,這是件新事,更是件喜事,新時代的國有林區,隨著改革的深入,這種新事和喜事將會越來越多,我們雖然不砍一根木頭,但生活將會越來越有奔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w8ku88mg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